“端午姑娘,不是你的技术不值这个价,或者,我多给你一些银子可否?”谢文晋为难地说。
毕竟,给了银子可以说不是他给的,可如果给的是一家店铺,白纸黑字写的分明,他还能怎么赖?
“不,我就要那家店铺。”端午早看中那家店铺了,可是,如果不是谢文晋去买,只怕会买不下来。
因为,李家药铺的人,是不希望在他们药铺前面开医馆的。这可是他们的竞争对手那。
谢文晋问:“端午姑娘,你要那家药铺做什么呢?你为何这么执着?”
“我就这么一个条件,答应,你们谢家从此以后,就能自己生产最好的茧子了。”
谢文晋明知道杨端午是在逼迫他,可他还是答应了。
就这么答应了。
端午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虽然这是她苦心谋划的结果,可真正到来的时候,她还是激动得想哭。
果然,刚一出谢家,她就扑到倪重阳怀里,哭了起来。
“重阳哥哥,你知道吗?咱们很快就要有一家,自己的医馆了。”
雨,淅淅沥沥的,杨端午喜极而泣的脸,埋在倪重阳的臂弯里,看不分明。
而远处,周瑜恒撑着一把油纸伞,看到了这一幕,他叹了一口气,留恋地望了端午一眼,走了。
“咦,重阳哥哥,那个人是谁?为何他的背影,这么地熟悉?”杨端午知道她是认得他的,可是却总是想不起来。
县城里街道两旁,屋檐下,路摊边,都是又圆又大的灯笼。
趁风光好,倪重阳提出一起去看灯会。
他给端午买了一顶带面纱的帽子,长发捋上去,包了一卷在帽子里。
面纱把她的脸,遮盖得朦胧如月。
“那边有灯谜呢。”端午走过去,好几对衣裳簇新的少男少女,手拉手聚集着猜灯谜。
倪重阳也要了一个猜了起来,猜对了有彩头,倪重阳竟然一个人,把一排的彩头都给得了。
彩头是三个铜钱,如果连续猜对了十次,就可以拿走一个灯笼。
倪重阳把铜钱交给了端午,自己提着灯笼。
少男少女们都看向倪重阳,夸赞他好文才。
其中有一个小姑娘,八九岁年纪,被倪重阳看的痴了,拉着他的衣袖不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