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听,便暗暗怀疑上了,他立即向部队下了急行军的命令,然后马蹄和几千人的脚下包上布巾,分散两股,一边从石岩壁上迂回而过,一边从沙滩包抄。
夜色之中,他们神色狠厉,像猛虎下山一样,勇猛而轻悄悄地包围住了帐篷四周,最后瞅准时机,便呐喊着一群人扑杀而上,将帐篷给砍得一个稀里巴拉。
还没有等他们冷静下来弄明情况,变故丛然发现,只见从沙泥土里突然冒出了一条条身影,还有从崖涧林间,石岩空缝之中,甚至冰冷的咸苦海水里,都冲出许多手持刀剑的士兵。
这时殷将军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原来这帐篷里哪里有什么首领跟冷氏小儿,直到看到自己带来的亲卫接二连三地被杀死了,殷将军这才像是从梦中惊醒,听到前方的厮杀声,当机立断做了决定。
他命令一部分人立即朝后方撤退,然后又唤来一名与他身形相当的将士,与他交换了彼此的衣物,最后还是披上了一件属于自己的铠甲,便翻身上马,也不去抵抗了,手执长戟,直向那顶帐篷相反的方向冲去。
却不想在半途正与虎将相遇,这时殷将军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虎将所做,此时他也猜到首领必是跟虎将汇合并扭成了一股绳,两人在马上大战了十几个回合,最终殷将军利用从猀华那里得到的毒粉,侥幸脱逃而去。
而另一边,多伦身边带着殷将军从南寨、东寨调来的几千兵力,一路奔驰在离南峡不远的地界,却不想遭遇到了一队士兵拦截。
由于在渔人岛上行军,多伦带兵松散,所以一遇到敌袭击,他们又惊又慌。
多伦身边殷将军身边一勇士,自有几分本领,他虽不知道岛上还有何势力敢派兵阻扰,却也知道所谓首领的消息在南峡这一事怕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陷阱,他观察了敌军阵势,决定先发制人,他亲自带领步甲兵与重枪兵作为前锋,向敌军勇猛地冲杀过去。
然他却骄傲轻敌,认为拦截的敌人人少,只调了一千人去迎战,不却想人家根本是调虎离山之计,待他领军前行奋勇进攻时,后方却被人直接端了老巢,一下子留在后方的士兵没有指挥,就被杀死了大部分人员。
当多伦听到后方的惨叫时,他已自顾不暇无力往返,而他发现后方的失利,多少也影响了前军的士气低落,不愿作战,于是他也不留恋眼前胜利,将敌军歼灭完后,便调转马头立即返寨。
另一边,调给多伦的兵力大多出自于南寨与东塞,所认这两寨缺少驻兵,虽沿河岸层层布阵,敌人要想轻易拿下,困难也很大,但这仅限于外部敌人,若内部想破阵入内,却显得比较容易。
殷将军虽然在北玙吃了败仗,锐气受到一些挫折,他当然知道北玙已经算是彻底失去了,同时他也想到了南峡,想必那个消息也是个假的,这么说来南峡也不可靠了。
然后他又考虑到自己掌控了东、南、四、北四塞的兵力,比起北玙与南峡共和的兵力要多几倍,于是他认为:他现在只要能够抓紧时间返回寨中集兵,然后再争取主动,进行速决战,就有取得胜利的可能。
要不然,如果等他们反攻撑握的人马全部到齐,胜负就很难预料了。
殷将军自忖认真,像他们这样绞尽脑汁地制定了引诱他们进入陷阱进行的战斗,便是他们兵力不足的表现,也是没有底气的表现,否则为何不与他堂堂一战呢?
殷将军到底是一个住在穷乡僻壤地方,从未出过宛丘的匪贼,根本不懂中原人多变诈诡的行军战术,他的大部分作战的本能都是靠多年来自己的摸索,与其它部落小规模战斗的积累,哪里能与广垠中原文化熏陶培育出来的将领相攀比。
天亮之际,殷将军带着几名亲卫风尘狼狈地赶回北寨时,却迎来一个晴天霹雳的重大消息——在他们被引诱离开的一个晚上,除了北寨之外,另外三寨都全部沦陷在北玙与南峡军手中。
天刚微微亮,海面的风越刮越紧,天空飘下了白雪,天气越来越冷。猛烈的北风卷着飞雪,向殷将军迎面扑来,他的脸和手早已麻木,似乎骨头都冻透了,哨塔上的旗帜也冻裂了。
战马冻得不敢嘶鸣,只能踏着积雪水痛苦地原地踏行。
“为什么会这样……不,我不会认输了……”
还不待他回过神来,哨塔上又传来一声声惊恐至极的叫声:“殷将军,有敌袭!——有敌袭!”
殷将军闻言当即一震,原来在虎、豹两位将军正带着大批士兵准备对北寨展开了激烈的攻城战。
殷将军只觉得脑袋一阵懵然,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之前对虎豹两位将军他许以种种丰厚的条件来利诱都不见他们动摇,却愿意倾尽所有来帮助一个失势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