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调笑令 酒小七 821 字 2022-11-23

两年前,唐天远二十岁,在殿试中发挥正常,高中探花,春风得意自不消提。

按照惯例,一甲前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是要一起游街的。戏文里都说状元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不过这一次,探花郎抢了状元的风头。原因很简单:三人之中,探花最好看。

唐天远本来就长得一表人才,尤其是眉宇间那股英气,随便往人堆里一放,都能立刻制造鹤立鸡群的效果。状元是个四十多岁一把胡须的,榜眼五短身材外加皮肤黑得很匀称,跟这俩人一对比,唐天远更显得俊美无俦了。

同时,唐天远被京城老百姓津津乐道并深深铭记的还有他的家世:他是内阁首辅的儿子。

内阁首辅就相当于丞相了,绝对的柄国之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唐天远有这样一个爹,还能自己发奋读书考中进士,可见此人是好学又上进的。再与京城里一班镇日只知斗鸡走狗喝花酒的纨绔子弟相对照,唐天远的形象简直要光芒万丈了。

相貌好,家世好,人品也好,又有才华肯上进。这简直是女人们的终极择偶标准。

刚好,唐天远尚未娶妻。

于是,登门给唐天远说亲的媒人渐渐多起来。这也没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可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唐府门口便聚拢了一些慕名而来的姑娘,专等着唐天远出入时一窥他的英姿。她们都坐在马车里,并不露脸,只在唐天远路过时才撩起车帘看一看,伴随着莺莺恰恰的娇笑。

一般在这个时候,唐天远总是低头猛走,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个别姑娘胆大些,于唐天远路过时故意在他跟前丢个手帕荷包什么的。对此,他只好装瞎。

他觉得她们大概只是一时兴起,等风头过去,也就清静了。

很快他发现他实在太天真了。

唐府门口的马车越来越多,连后门都不错过。人一多了,成分就复杂了,有人甚至看到连青楼的女子也跑来围观。终于,有些不怎么在乎名节的女人不甘于只是远远地看着,开始走出马车调戏唐天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