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

七八个妇女叽叽喳喳的,纷纷表示要买毛线。

反正不管贵贱的,既然别的妇女说要买,自己自然也要买,多少的绝对不能空手就是。

否则岂不是被人看扁么。

柳淑兰一个人应付不过来,累得要命,壮壮在一旁看着,立刻跑去喊苏盈来。

很快苏盈过来帮忙,热情地给那些妇女们介绍,什么毛线,什么价格,织一个帽子多少线,毛衣背心毛裤要多少,可以用余下来的线织袜子和手套以及发带。

在苏盈的主持下,这俨然成了一场小型产品发布会,而且非常成功。

苏盈还说服柳淑兰送棒针给他们,只要买毛线超过五块钱的就送四根棒针。

棒针都是这几天苏盈建议傅民友找木匠做的,用砂纸打磨得非常光滑,用起来很方便。

也可以直接花钱买,一毛钱两根,一毛五四根。

一连三天都有妇女来买,不单单自己存的,还有外村的,结果不等上集去卖呢,毛线就告罄。

因为不要票,所以毛线比供销社卖的贵一些。

这时候毛线有两种,腈纶的和羊毛的。因为腈纶是舶来技术,且结实耐磨不褪色,深受城镇广大市民的喜欢。这种价格要高一些,差不多十一二块一斤,乡下供销社买不到,只能去大城市买。而羊毛的因为会褪色且技术不到位,容易磨损断线,价格便宜,差不多在八块左右一斤。乡下数量也并不多,多半都被挣工资的人买去。

傅民友进的货两种都有,且还有一些次品,比如颜色不合格或者粗细不均匀的。

这种次品统一价格,五块钱一斤出厂价,傅民友拿回来卖六块到六块五一斤,非常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