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一道圣旨,听在今日卫家众多来宾的耳中,不啻于是一道惊雷,原本不少人心中多少还对纪清歌这个商贾出身、且纪家又已经获罪的闺阁女儿心存了几许轻视,虽然他们已经无人不知靖王心中属意这个姑娘,但在此之前,靖王正妃这个位置到底是谁的,各人彼此心中都有不同的说法。

毕竟世人眼中谈婚论嫁的话,最要紧的还是门当户对。

不论卫家这个表姑娘人品相貌再如何出色,到底出身还都是太低了些。

即便有着卫家拼命捧她,她也终究不姓卫,若是婚配的话,普通人家也还罢了,毕竟背靠国公府,可是若是靖王……商户之女到底还是身份低微,一个侧妃,已经是顶天的荣耀。

但现在这一道圣旨当头而下,已经摆明了就连大夏天子都对这个商户女赞誉有加,从今往后,再也不会有半个人胆敢再揪着纪清歌的出身来说长道短了。

纪清歌自己心中更是难免震惊,虽然早在刚从江淮入京的路上,段铭承就已经跟她说过,朝廷定会褒奖,但她不是已经收到过帝后二人的召见和赏赐了吗?如今这怎的……

她哪里能想到,这是千秋寿宴上燕锦薇跑来无端闹了一出引出的结果,口口声声身份低贱,这样的言辞传到向来对自家人极其护短的天子耳中又怎么会不生气?

虽然彼时的皇帝陛下守在皇后身边并未目睹始末,但昭阳殿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后可都是有宫人一五一十的老实回报上去的,原本就对大长公主那一家子都不怎么顺眼的皇帝陛下听说此事之后,当场就拟了这一道圣旨,只不过平白的不好下发罢了,就只等着今日笄礼,算作给他的弟媳妇添一道光彩。

明黄的圣旨宣读完毕,被小心的重新卷起,纪清歌正准备接旨,却见宣旨太监笑吟吟的说了句:“不忙。”

随后一伸手,便又捧过了另一卷圣旨在手。

——怎么还有?

此时唯有安国公府众人心中明悟,秦丹珠更是记起当日靖王曾说过的那句请旨赐婚,眼底便浮起了笑意。

——奉天承运,元贞县主纪氏清歌,恪恭久效于闺闱,升序用光以纶綍,咨尔某氏之女也,秉性端淑,持躬淑慎。温脀恭淑,有徽柔之质,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静正垂仪。动谐珩佩之和、克娴于礼,敬凛夙宵之节、靡懈于勤。朕与皇后躬闻之甚悦,兹特以指婚靖亲王,责有司择吉日完婚。钦此。

如果说先前那一道敕封县主的圣旨已经让前来观礼的许多人家都暗自咋舌的话,此时紧跟着的这一道赐婚旨意,更是让所有人都静了片刻。

今日两道圣旨齐至,一道敕封,一道指婚,这已经意味着,今后整个大夏境内,站在权利顶端的女子除了皇后之外又多了一人。

靖王妃,只比皇后低一等的亲王正妃的无上尊荣,已经花落卫家。

落到了一个原本只不过是下九流的商户之女的身上!

甚至这女子的祖母还在牢里等着秋后行刑,亲爹还正等着秋后发配!

有许多人此时已经暗自庆幸卫家是才定居帝京,而这个表姑娘也是才露面的了。

帝京官宦权贵圈子中的新鲜人,虽然意味着没什么人能因为素日的交情而沾光,却也代表着也没什么人会因为旧日的仇隙而寝食难安。

曾在五月女儿节的时候与燕锦薇一处的那几个女孩儿各自面面相觑,无比庆幸她们那一次之后与这卫家的表姑娘没什么交集,否则……其中一个女孩偷眼瞟了一眼燕锦薇,见她不顾圣旨在前已经在低声的哭泣,眼中的嘲讽一闪而逝。

如果说第一道圣旨虽然出乎了纪清歌的意料,这第二道赐婚的旨意,则是彻底让她怔住的同时,猛然就羞红了面颊。

她……她原本以为,可以等到段大哥回来,再……再……

却没料到人没等回来,却等来了这一道圣旨。

纪清歌心中有些忐忑,偷眼瞥了一眼舅舅舅母和外祖母,入眼的却是包括一脸慈祥的卫家老太君在内的所有人都对她面露微笑。

她自是不知道这是寿宴过后建帝段铭启已经召见过安国公卫远山事先打好了招呼的缘由,只是现在众目睽睽,也容不得她推脱,宣旨的太监满脸堆笑的望着,纪清歌只能红着脸接过了那两轴圣旨。

明黄的细绸握在掌中似乎带着炽热的温度,纪清歌红着脸听着太监和周遭众人不要钱似得恭维,心中却在羞赧和微甜之外还有几分小小的埋怨——

——这样的日子,为什么段大哥不在呢……

就……就让她自己一个人接了赐婚的圣旨……

裴元鸿随着跪拜的众人一同站起身来,远远的立在宾客席上靠末的位置,庭院当中那窈窕少女的身影此刻在他眼中如同站在云端之上,连日来的阴雨绵绵,今日难得的是一个微晴的天气,并不算多么强烈的阳光奋力穿透不肯散去的云层照在那窈窕动人的身影上,就如同那少女整个人沐浴在光晕中也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