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页

有关口径,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说,东西方两个体系,口径就不同,步枪来说,苏联人搞554毫米口径的,美国人搞556毫米口径的,大炮方面,苏联人有152毫米的,美国人就有155毫米的,总之,美国人的,总比苏联人的多一点。

这是为啥?

于是就有分析了,当然是为了方便,战场上,自己的子弹用完了怎么办?捡起苏联人的就能用!

美国人的口径,比苏联人的稍稍大一些,所以,子弹塞进去能用,而反过来,苏联人就不能用美国人的子弹,因为口径小,会炸膛。

这当然只是一种外行的胡乱揣度而已,实际上,绝对不是口径小的能塞到口径大的里面这么简单,后面的发射药还不同呢,弹壳不一样,怎么用?

不用说口径稍稍有差别了,就算是口径相同,也不一定能用。

现在来说,己方的125毫米炮,炮弹就不能让苏联人的125毫米炮用,因为后面的发射药是不一样的!

“药室不同?”贝格奇怪地望了过来。

“没错,我们的药室更大,13升多,是所有的坦克炮里面最大的,这样,发射药就多,炮弹能获得的动能就大,当然,这也对炮管的膛压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

增加发射药,就能显著地增加威力,但是,那也得炮管能承受得了才行。

听到了这话,贝格点点头,然后,一旁的秦振华又补充了一句:“坦克,火力为王嘛。”

没错,火力为王!

装填完毕,瞄准,接着,远远地,有人按动了电击发的按钮。

“轰!”

巨大的轰鸣声响起,炮口那边,一团巨大的火球猛地出现,黑烟升腾,在火球的前方,那枚460毫米的钨合金的弹芯,抛开了两边的弹托,飞向了前方!

“炮口初速在一千七百米每秒左右。”谢惠民说道:“所以,两千米外的目标,只要一秒多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