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页

在路上,秦振华继续介绍着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公司,毕竟,人家是制造武器的。

“早在1864年,约瑟夫·沃内特正式创立斯太尔公司,以生产来福枪械闻名。斯太尔靶标logo,就是这么来的,一战以后,他们正式启用了斯太尔股份公司的这个名字,公司主营的业务依旧是枪械,各种武器,为了给武器提供一个稳定的底盘,他们才进入了车辆生产领域,大部分的,都是军车。比如双缸haflger和4乘4或6乘6zgauer,到菲亚特熊猫再到梅赛德斯—普赫g。其中,他们的重卡,就是斯太尔91系列。由于产量并不高,所以,这种重卡的生产,在斯太尔公司那里,其实有些鸡肋。”

不生产吧,他们又没有合格的军用底盘,而且,毕竟还占据了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如果直接抛弃了,怪可惜的,如果生产吧,利润方面,实在不是很高,无法和奔驰,沃尔沃那些大厂相比。

“也就是说,只有这样的项目,才能够给我们敞开大门。”秦振华说道:“奥地利人还是很热情是,上次我们过来,一个小分队,就曾经访问过斯太尔公司,当时就受到了热情欢迎。”

己方的l7型105毫米坦克炮,上面需要的电渣重融钢等等技术,其实就是从斯太尔公司获得的。

当时,就是秦振华建议下,二机厂的一个分队过去的,后来在和英国人的谈判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上次秦振华并没有去,这次,在秦振华的建议下,大家决定前往斯太尔公司碰碰运气,此时,车里的很多人,都是心事重重的。

在出发前,大家都是兴致勃勃,充满希望的。国内少数进口的奔驰重卡,性能相当不错,尤其是人家还升级成了ng80系列,原本是非奔驰不要,但是,这种上赶着对方的行为,最终也没有什么好结果。

吃了个憋亏啊!

原本,谁能看上斯太尔公司?甚至,车里的很多人,都没有听到过斯太尔的名字。

“看,外面那辆车就是。”

正在介绍着,对面的公路上就驶过来了一辆重卡,秦振华伸手过去,给大家指着看。

那是一辆白色的重卡,车头线条清晰,呈现一个外凸的尖角,有棱有角的驾驶室,一点都不圆润,下方的steyr的大字,很是显眼,下面还有一个91的数字。

车子从客车旁边行驶而过,侧面能看到里面的驾驶室,可以看到驾驶室并不是很宽,后面的卧铺狭小,车体的侧面的轮廓,依旧是一幅有棱有角的粗犷形象,倒是有些苏联卡车的感觉。

发动机的咆哮声,听起来倒是不错,其中似乎还能够听到哨子的啸叫一般。

“嗯,听起来够有劲,应该是涡轮增压的发动机。”聂云开说了一句,嘴里啧啧地称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