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情况就是,三个剧本,就有三个杜小月跟三个莫愁,但性格大概一致。
有趣的是故事,这三个剧本竟然大同小异!
奇怪吗?莫非是互相抄袭?
还真不是。
王振前看的很清楚,也想的很明白。
乾隆下江南,以生母成迷这个民间传说做引子,这实际上是常见的手法。
而三个剧本里面又全都提到了贪污案的起源,是大水灾。
为什么写水灾?
去年发生的大洪水,咱们国人上下一心,扛住了,挺过来了!
所以,这是联系现实,而且,也是警示,谁敢在这次的灾后重建里面搞事情,看看咱们这部戏吧,你们还能有那和珅聪明?
然后,以生母来作为整个贪污案的关键一环,这其实也是剧本编写里的常见手法,这么写容易制造出戏剧冲突,也更能震撼人心。
当然了,到了这个地方,三个剧本都有所不同。
周静之的本子里面,乾隆生母是幕后最大的贪污犯,她的钱庄进行洗钱,给许多官员提供了融资渠道。
而最终,她与乾隆相认诉说的真相是,自己恨这大清!
她与亲儿子不能相见,这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愤怒积压数十年,终于让她找到了这个机会。
到了史亢的剧本里,他这嬉笑怒骂的小段子挺多的,文字带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感觉,讽刺意味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