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幸好云琴觉得过意不去,特地给膳食房打了个招呼,每日里给他们三人送的伙食却是足量的很,而且还都是元气充足的好东西,在金身堂可吃不到,有吃有喝,这日子倒也不难熬,刘古也就带着两个孩子就这么等了下来。

知道上次羽山吴邪来过,他如今是拿定了主意,一直到评定登册的那天,他是绝对不会再离开这两个孩子了,省得被某些王八蛋钻了空子。

说来也奇怪,评定进行了十来天,那羽山吴邪却是一次都未曾出现过,刘古看过那名册,知道再过两天便是羽山堂的评定日了,过了那天,羽山堂也就没了继续给新收弟子登册的机会,这个最大的威胁也就消失了。

项杨这半个月却是过的舒坦,那些元气充足的食物下肚,效果虽然不如羽山吴邪给的那两颗丹药,但修炼起来也是进展迅猛,眼看着丹田和气机日益增长,心中着实欣喜。

不过他倒也没有什么自傲的想法,在三师傅顾真的教导下,这修仙的一些常识他还是知道点的,自己的仙苗才半寸就修行的如此之快,那些几寸甚至过尺的天才恐怕就更恐怖了。

至于那个有一寸仙苗的项先为何修行那么慢?要知道在项杨顺利的引气开丹田后,那玉简刘古也给他使过了。

项杨却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在他心里,这种鼻涕虫是直接被忽视的存在,不过这几天这小子倒是安稳了许多,也不像刚开始几天那样整天板着个脸,甚至连晚上睡觉时的梦呓都少了。

如今项杨的丹田已有小核桃那么大,那股微弱的气机也强壮了许多,按顾真的说法,如果气机能把丹田填满就能开始筑基,当然了,由于每个人资质不同,丹田的大小也就不同,天赋越高,丹田也就能扩张的越大,所能容纳的气机也就越多。

一般正常的修仙者丹田都在鸡蛋般大小,在顾真见过的记载中,浮玉宗有史以来最天才的一位高手乃是第八代宗主,他在筑基时丹田足有拳头大小,在筑基后同级无敌。

项杨很好奇自己的极限会在哪里!

……

在漫漫仙途中,感应气机开辟丹田的入门虽然难,但只要有仙苗的人,哪怕用水滴石穿的苦功夫也总能守到云开雾散的那天,区别只在于日后丹田成型后的大小而已。

而后的筑基也是一样的水磨工夫,丹田成型后,气机满溢便能筑基。

随后从筑基到炼精却是一道坎。

入门时的气机其实就是把原本虽然存在于万物但却不可琢磨的元气通过灵觉具现,而炼精则是把丹田内的元气升华为元液,这种变化不仅需要大量的元气支撑,也需要强大的灵觉配合,更需要感悟,绝大部分的修仙者都被挡在了这道门槛之外。

然而到了炼精期之后,下一步的修炼就和筑基前一样了,都是将丹田填满,只是一个用的是元气而一个则是元液,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有着天壤之别,百倍元气方能化成一滴元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