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前程不定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07 字 2022-11-06

青年团作为海汉最大的政工组织,自然也是领到了一份任务,要抽调几名政工干部到北方去援建一段时间。于小宝接到这个任务之后也是有些犯难,他手底下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南方福广一带出身,如果要派去北方,一是很难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二是这些南方人的口音极重,去到北方估计会因为语言不通而与当地百姓在沟通上出现很多问题。

于小宝便只能是拿了青年团的员工花名册出来,先筛选一下其中北方出身的人员。翻看到刘尚的时候,于小宝注意到他的个人资料上注明了“籍贯山东莱州潍县”,当下不禁脱口而出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他就是山东出身,这倒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作为于小宝钦点吸纳进青年团的人员,刘尚给于小宝的印象还是相当不错的,不但业务能力强,而且为人低调谦虚,办事也比较慎重,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人才了。于小宝本来就有意要栽培他,才会在近期不断给他分配各种任务,算是以实习代替入职培训了。

执委会给的这个差事需要的理想执行者自然是当地出身的人员,而刘尚的个人状况无疑十分适合这项任务。除了为官时间尚短,没有多少独立执行任务的经验之外,刘尚身上几乎挑不出什么短板。

虽然作为政工干部,刘尚的入籍时间过短会让他的忠诚度存疑,但于小宝手底下似乎也找不出几个条件相当的人选了。于小宝拿着几个候选人员的资料比对了半晌,还是觉得刘尚的综合能力更适合这个任务,毕竟山东那边的要求也提得很明确,就是需要善于组织宣讲活动的专业人员。而现在于小宝挑出来的候选人员中,比刘尚懂政策更忠心的没他嘴皮子利索,比他嘴皮子利索的……嗯,好像暂时还没有别的人选。

于小宝虽然在心里已经将刘尚划作了候选人员,但山东距离三亚数千里之遥,这种任务不是过去十天半个月就能回来的,所以出于尊重和稳妥考虑,他还是要再征求一下当事人的意见。不过于小宝认为刘尚应该并不会反对接受这个差事,毕竟他孤身一人没有牵挂,而且这种外派差事的薪酬也是相当可观的。于是于小宝便派人去传刘尚,当面向他征询意见。

刘尚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中真是五味杂陈,他实在是难以理解自己在环岛行程完成之后这段时期的运势,眼看着在走上坡路了,怎么路障一个接着一个。前面还有个秦安没有解决,怎地这边又来了一个外派任务?而且这个外派任务可不是上次环岛行程那么简单了,要被一下子支派到几千里之外的山东去。

尽管刘尚偶尔也会想早日回到大明,但并没有想过以这样的方式回去。何况听于小宝的意思,那边已经被海汉实际控制了大片土地,去到那里也同样是在海汉的统治区内生活工作。本来于小宝介绍这些情况是想让刘尚安心,不用担忧人身安全问题,但刘尚听了却十分不是滋味,明明那边就是大明的地界,怎么莫名其妙又被海汉给占了去?海南岛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倒也罢了,毕竟京城鞭长莫及,但山东离京师可就不是那么远了,难道朝廷对此还是熟视无睹?

“我看你的个人资料上写的是籍贯山东,想必也是许久没有回去过了吧?趁着这个机会回家乡去看看,也是个难得的机会。”于小宝不知刘尚的内心活动,还在继续给他做动员。

刘尚心道早知道填籍贯会出这样的状况,当初就应该把籍贯填成西北某地,毕竟海汉一向只在沿海地区活动,填个内陆的地方就不会被于小宝生拉硬拽地扯上关系了。

刘尚与秦安并无旧怨,但秦安来到海汉之后表现出来的蠢蠢欲动让刘尚深感不安。这源于他们两人对于完成任务的执着程度是完全相反的,秦安为了完成任务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而刘尚却是以自身安全为第一考量,如果任务会影响到自己的安全,那肯定是选择先保自己。现在秦安对任务的执着已经影响到了刘尚的安全,廖远也已经从上头那里得到了关于秦安的消息,刘尚便只能借力打力,指望拉拢廖远一同对付秦安这个不安定的隐患。

刘尚知道廖远也是极为谨慎之人,而且本地的情报网有相当一部分都掌握在廖远身上,他对于安全隐患的敏感程度应该还在自己之上,眼里是绝对容不下秦安这种沙子的。果然廖远对此反应强烈,对秦安的观感也立刻趋向于负面。

廖远起身在屋内踱步了几个来回,这才对刘尚道:“此人既然已经去了昌化,当下要与其联系也多有不便。照你所说,他日后若是潜回三亚,也必定还是需要向我们求助,届时再看如何说服他放弃潜入胜利堡的打算吧!”

刘尚应道:“他若是肯放弃倒也还好,若是听不进劝,那才是真的麻烦。”

“若是听不进劝,那你我也只能以大局为重了!”廖远面色冷峻地应道:“总不能因为一颗耗子屎就坏了一锅汤!”

刘尚听到这话就没有再往下接了,廖远也是极有主见的人,既然已经想到了这一层,他再说什么都会显得画蛇添足。他们所接受过的训练,对于何时该出手斩断可能牵连自己的情报线索都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处在海汉这种十分不安全的环境之中,处理任何安全隐患的第一原则都是割裂和消灭,稍加迟疑可能就会连自己也搭进去了。廖远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这样的情况自然明白如何处理才是上策,也不需要刘尚再给他吹什么耳边风了。

两人又匆匆议定了今后的联络方式,刘尚便先行离开了。以他现在的身份,与廖远保持密切的接触并不是好事,降低见面频率也是一种有效的自保措施。现在已经成功让廖远对秦安有了先入为主的不好印象,后续再设法对付秦安也会容易得多。

只是想到自己目前在忙活的事竟然是算计同僚而非对付海汉,刘尚也不禁感到有些悲哀。回想两个月之前初到三亚,那时还充满了各种雄心壮志,想借着这次任务建功立业、加官进爵,但短短两个多月过去之后,这样的心思却已经因为接触到的残酷现实而变得淡了许多,从最初驱逐海汉收复国土的豪情壮志,到现在只顾得上自保,甚至不惜为此算计同僚,这样的心态变化让刘尚自己也觉得十分无奈。

但刘尚自己大概也没留意到,他的心态发生改变正是始于环岛之行,在被于小宝招入青年团就有了明显的思想变化,到近日观战之后已经无法再继续抱定来时的心态。在不知不觉当中,他已经开始在用海汉式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和思考问题了,简单来说就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更为实际,在察觉到原本的目标无法达成之后,并不会像秦安那样去选择铤而走险,而是潜意识中就已经在为自己考虑退路了。

而之后阴差阳错被于小宝钦点进了青年团任职,刘尚的心思就更为活络了,如果没有那种强制性会暴露身份的任务,那么他在海汉潜伏期间大可就这么当官当下去,而且以后也会有继续往上升迁的机会。而上头考虑到情报来源,越到后面就越不会轻易动用他这颗重要棋子,更不会拿他的个人安危去冒风险,那么他个人的安全问题也会多了一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