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进院子的每间屋子里都塞满了条形书桌和高大的档案柜,还有伏案誊抄各种资料的办事人员。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地方是安全部驻澎湖的办事机构,高桥南几乎会以为这里是一处培养读书人的书院。
高桥南虽然在舟山已经驻扎了一年,但这还是第一次来到安全部的驻地参观,看着着院子两边厢房和中间正厅坐得满满当当的办事人员,忍不住感叹道:“我一直以为安全部的人员编制很少,一个地方能有一二十号人就不错了。但我看你这地方,比我特战营营部的人还多。”
“我们安全部要管的事情很多的。”龚十七解释道:“移民、贸易、金融、文化,只要涉及到国家安全相关,我们都有管辖权。比如每个月从舟山口岸向南输送的移民,我们这里都会有一份跟民政部手里一模一样的档案,甚至可能比他们的资料更全面。定海港的每一笔官方经手的贸易往来,我们也都有相应的记录,安全部不但对外,同时也会监控辖区内与外界产生关联的所有部门,并且会将我们感兴趣的资料全部复制下来作为存档备份。你所看到这些人,就是在誊抄这些资料,而这些资料在必要的时候,也会与军方、公安机关以及其他的部门共享。”
高桥南疑道:“这些资料对你们的情报工作能派上用场?”
龚十七道:“当然不可能全部派上用场,但哪怕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能在需要的时候用上,那就是值得去做的事情。因为你我都不知道,这些搜集起来的资料会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这……听起来好像很玄学。”高桥南对龚十七的说法不置可否,他个人倒是并不太信赖这种纯粹依靠堆积资料来获取情报的手段,也不太懂得这种做法有什么依据。
龚十七当下也不多做解释,邀请高桥南到了第三进的院子里,他在这里的厢房有一间独立办公室。进去之后便有人跟着进来奉上了热茶和茶点,高桥南吩咐道:“你去通知资料科的人,我昨天要的资料,如果整理好了就送过来。”
待手下领命而去,龚十七才解释道:“我昨天从宁波回来,比你早一天接到任务,所以昨天就吩咐手下开始整理相关的资料,看看我们手头有什么可以加以利用的条件……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你,不过这茶叶和茶点都是我昨天从宁波带回来的,东西还不错,你可以尝尝。”
高桥南谢过之后,端起茶盏刚喝了两口,龚十七的手下便回来了复命了,将一本牛皮纸包覆起来的文件簿子放在办公桌上,便退了出去。
龚十七拿起来翻看片刻,便对高桥南道:“目前我国驻扎在舟山的人员当中,共有浙江出身的人员三百零七人,其中有四十一人是杭州府出身。这四十一人当中,有十二人在军方服役,你的特战营占了其中两个名额。另有三人是安全部所属,不过这三人现在都在杭州潜伏,并没在岛上。”
高桥南听到半截已经明白他的意思,接过话头道:“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杭州的情况,这些人或许就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龚十七点点头道:“这就是资料登记造册的好处之一。在需要收集情报的时候,这些资料会让我们知道从哪里着手最为方便。”
特战营是钱天敦在开发安南黑土港时期组建起来的一支部队,所招揽的士兵自然也是以当时主要的人口来源安南难民为主,直到1631年这支部队被调到福建驻扎,才逐渐开始招揽汉人入伍。不过因为入伍时间和作战经验的差距,这支部队中的基层军官几乎都是安南裔。当然了,其中也有高桥南这个异类,非但不是汉裔,而且还是苦役营囚徒的出身,全靠战功一路爬到现在特战营营长的职位上。
在去年之前,这支部队驻扎地过的地区中纬度最高的地方也仅仅只是台北地区,而当地地处北纬25度,几乎就是贴着热带的边,气候与浙江有着一定的差异。去年冬天在舟山岛上过冬,很多士兵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穿上了厚厚的棉服,体验到热带之外的寒冷感受。
高桥南曾听钱天敦说过,目前大明正处于一个名叫“小冰河期”的气候状态下,连东南沿海地区在冬季也偶尔会有降雪出现。去年舟山以北的松江府、苏州府、扬州府等地,以及浙江、福建的个别地区,便在冬天出现了普降大雪的奇景。舟山虽未被波及,但温度也降至五度以内,让许多出身南方的官兵都颇感不适。如果不是后勤部门提前就准备好了过冬所需的供暖设备和冬衣,那这支来自南方的特战部队大概会有很多人在天气这个无形的对手面前倒下。
而今年年内将要去往的目的地,据说比从台北到舟山的距离更远,也更加接近寒冷的北方。高桥南着实有一点担心,自己的部队去到当地之后是否能够适应那里的气候,届时还能够保有几成的战斗力。
想到这里,高桥南就不禁有些佩服自己上司钱天敦的高瞻远瞩,从一两年之前还在福建驻扎的时候就开始从北方来的难民中招揽青壮入伍,如今特战营中出身北方的官兵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去到北方至少还有一些带路党能够帮助部队尽快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
高桥南押解着倭寇俘虏回到定海港,在码头交接时听说王汤姆带着的部队已经在两天前抵达舟山,便知大概要开始北上的行动了,当下把手头的事情交给副官,自己立刻赶回了指挥部向钱天敦报到。
“你回来得正好。”钱天敦见高桥南出现,便向他招呼道:“正好王司令和郝部长都在,给你说说正事。”
高桥南目前在军方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了,自然也对军方高层比较熟悉,早在安南内战时期就曾跟王汤姆等人一起执行过任务,而郝万清虽然以前没打过交道,但高桥南也知道他的身份,当下便上前向几人一一敬礼。龚十七就站在郝万清身侧,两人目光一碰,也各自点了一下头算是打过招呼。他们虽然分属不同的部门,但都常驻在舟山岛上,碰面的时候着实不少,因此也不算陌生。
“关于北上的计划,从年初就已经开始在进行筹备了,年内肯定要有所动作,不过在我们北上之前,还得先把浙江这边的事情处理干净。”钱天敦简明扼要地向高桥南说明了情况:“安全部希望和军方采取一次联合行动,把目前在浙江官场上对我们表现出强烈敌意的一些人处理掉,以免大军北上之后,这里再出现问题影响到我们后路。”
什么叫“处理掉”,高桥南跟在钱天敦身边已有数年,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毫无疑问这将会是海汉官方主导的一波刺杀行动。类似的手段,早几年的时候海汉在海南岛上也用过,以平定琼北地区官场上一些不安分的声音。不过浙江不比海南岛,大明在这边的统治基础要深厚得多,执行这种性质的任务,所需承受的风险也要大得多。很显然安全部对于这个任务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才会拉了军方下水,以增加行动的保险系数。
钱天敦接着说道:“此次的行动由安全部主导,龚主任负责制定计划,特战营这边按照计划需要,调拨人手予以配合。你就负责与龚主任的接洽,一应所需,都尽可能给予满足,明白吗?”
“卑职明白!”高桥南沉声应道。他跟在钱天敦身边多年,早就习惯以服从命令为自己的天职,当下并不会去考虑这个任务难度如何,自己是否会承担风险之类的问题。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让他稍稍感到介意的细节,那大概就是这个计划将由安全部而非军方来主导实施。
当然高桥南也清楚安全部是个什么性质的部门,从执委会的信任和依赖程度来说,安全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超过了军方,在执行一些军方不便直接出面的任务时,安全部的外勤组往往才是高层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