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侦破进程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106 字 2022-11-06

“没错。”符力点头应道:“哈桑身上找到的几张流通券,我今天已经拿去查询过了,是这次到港之后商务部向其偿付的货款。商务部的人听说这事之后都震惊了,因为三天前哈桑刚运来了一批价值不菲的铜锭。按照数量来说,比石碌矿场一个月的出产还多。商务部和工业部本来还想专门跟哈桑约谈一次,看看能不能够把铜锭贸易长期化发展下去,结果人还没约到就出事了。”

海汉长期从外界进口铜这件事,对林南和黄同阳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闻,他们一个在情报机关做事,另一个负责的就是港口区域,自然对此心知肚明。虽然他们不太清楚石碌矿场一个月能产多少铜锭,但作为海汉治下最主要的铜铁矿出产地,矿工编制据说都有好几千人,想必产量也不会太低,而这哈桑一次运来的铜锭数目就几乎相当于矿场年产量的十分之一,自然会引起商务部门的高度重视了。

林南道:“那剩下的货款……”

“都在他的房间里找到了,支票和流通券都有,数目也对得上,不太可能是他手下的人勾结外人谋财害命。”符力知道林南想问什么,不等他话说完便作答了:“我跟商务部的人谈过,这个哈桑过去也来过三亚进行贸易,不过他以前运来的货物都是以皮革为主,倒是从没有过大量运铜的先例。”

黄同阳皱眉道:“知不知道他是从哪里运来这些货物?”

符力点点头道:“皮革和铜锭,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马尼拉。”

“那他其实就是在替西班牙人做事跑腿咯?”黄同阳的见识也不差,一听马尼拉便知道哈桑的阵营了。虽然也有大明海商往返于三亚与马尼拉之间,但根本不可能从当地收购到如此数量的铜锭。这玩意儿在任何国家都是属于战略储备物资,哈桑能够从马尼拉一次收购这么多的铜锭运来三亚出售,要说他跟西班牙人之间没有任何私下交易,那在座这三个人肯定都是不信的。

林南道:“哈桑的身份究竟是商人还是带有别的性质,来三亚除了贸易之外还是否有其他目的,我们目前也缺乏实证。但他与身份不明人物在醉仙楼包房中接触的目的,很可能就与他的死因有关。截至目前,我们所知的最后与他有过接触的人大概就是这个神秘人物了,找到这个人,或许一切都能水落石出。”

黄同阳挠头道:“但这人身形外貌都没人能清楚地说出来,又如何把他从三亚数万人里面挖出来?而且他如果是非海汉籍人员,说不定已经乘船离开这里了。”

符力道:“我再把时间线捋一捋,看看我们现在掌握了多少情况。哈桑是在距离五天之前抵达三亚,在第一时间就与商务部完成了铜锭交易并收了款。但他当天也没在三亚港闲着,我们从他所住的房间中找到了当天往返三亚港与胜利堡车站的火车票,根据其手下供述,他当天的确曾单独离开过三亚港。中间隔了一天之后,哈桑再次单独在醉仙楼出现,而这一天的往返火车票我们也在他的房间里找到了。第四天也就是案发当天,哈桑最后一次出现在醉仙楼,但我们在尸体上并没有找到这一天的车票。当然这也可能是他雇了一辆马车或者牛车来完成这段行程,所以出于慎重考虑,我也排查了所有的运营交通工具,发现当天并没有人在三亚港接过哈桑的生意,他也不可能步行十里来这边,所以应该还是乘火车过来的。”

“所以很可能是凶手故意把火车票藏了起来……但这是出于什么目的?”黄同阳不解地问道。

“我姑且假设哈桑来胜利港这边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凶手会面,但凶手出于某种目的,并不希望有人知道哈桑为此曾多次往返于三亚港与胜利港之间。他不知道哈桑还把前两天的火车票收藏起来,所以只收走了哈桑遇害当天的车票,并试图以此混淆视听。”符力慢慢讲述自己的推理:“如果我们在验尸阶段没有及时发现异常,那么肯定会将哈桑当做醉酒落海的倒霉鬼处理。而他身上没有火车票,我们大概也不会为了一个醉鬼而投入人力和时间,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十里外三亚港那边去。黄所长,以前这种落水溺亡的事例一般是怎么处理的?”

黄同阳脸上一红,因为他一开始时就认为这只是普通的酒后失足溺亡,根本没想到其中还有猫腻。听到符力问起,他便老实应道:“一般就停尸三天左右,在码头贴出告示,到时候如果还是无人认尸,就按无主尸体拖去火化了。”

三亚作为海汉起家的根据地,在经过近七年的经营治理之后,本地的治安状况可以说是相当不错,虽然还没完全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但刑事案件特别是命案,近年在本地的确并不多见,而这起命案正好又发生在三亚最为繁华的地区,其性质自然也就更为严重了。这次又正好撞上巡察组来到这边,符力作为司法部的高层人员,理所当然就在第一时间接手了这个案件。

约翰逊在尸检后得出的结论给调查人员带来的线索相当有价值,一是确定了死者是在窒息死亡之后才入水,死因绝非表面看上去的醉酒失足溺水;二是确定了大致死亡时间,由此基本排除了死者手下随从的作案嫌疑;三是从其胃中未消化干净的食物判断,其死前极有可能是在港区附近享受了一顿美味大餐。这些线索都为调查人员提供了更为明确的侦办方向。

“对受害者的手下和其他参与办案的人员先下封口令,不要走漏消息打草惊蛇,对外先以溺水身亡作为初步调查结论。受害者这次抵达胜利港之后都接触了哪些人,要立刻开始一一排查。”符力的思路很清楚,既然哈桑是被人谋害抛尸,但又不是抢劫钱财,那背后可能就有别的隐情,说不定和他生前所从事的海上贸易有一定的关联。

“约首长的指示也必须重视起来,这景观大道附近的酒楼饭馆,一定也得进行排查,如果能找到死者出事前吃饭的地方,或许就会有别的线索了。”林南也不失时机地补充道。

“我们俩一人负责一边吧!”符力建议道:“林哥你负责在胜利港这边排查餐饮店铺,我去三亚港那边查查死者这艘船到港之后的动向。黄所长本来就有工作在身,那就负责调查港区,看看当晚有没有其他人在附近目击到死者的行踪。”

符力虽然年纪轻轻,但其资历背景却比另两人强出不少,而且曾经师从宁崎、任亮等人,行事沉稳周全已颇有大将之风。林南和黄同阳均未对符力的分工安排表示异议,第二天三人便各自展开行动。

翌日下午,经过了一天调查之后,三人又再次聚集在胜利港派出所的会议室中,开始交流这一天下来各自的收获。

首先是黄同阳的汇报:“今天卑职发动派出所和旁边巡检司的全部人马,对港区进行了走访。主要包括案发当日在码头上晚班的所有工作人员,当天停靠在第三码头所有船只上的船员,只要能找到的人都进行了问询,但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并不多。”

黄同阳翻看着自己的记事簿,开始讲述今天调查的结果:“我们今天一共走访了三百二十七人,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两条。第一,从死者抵达三亚那天算起到案发当晚,在这几天中没有人见到死者在三号码头附近出现过;第二,我们所访问到的对象中,也没有任何人声称认识死者。所以我暂时认为死者会出现在三号码头或许只是偶然事件,甚至有可能是凶手为了行凶而将他约到那里会面。”

没有人在三号码头见过死者哈桑,并不代表黄同阳的调查工作就白做了。如果死者与三号码头的某位船主或货主有贸易往来,很有可能生前就在当地出现过,而事实上没人见过他,则可由此作出相反的推测。当然了,如果是有人处心积虑要干掉哈桑,那也有可能一开始就算计到这一点,将他约到港区之外的地方见面,而在天黑之后才把他带到码头上动手杀害。

黄同阳接着说道:“众所周知,港区与景观大道的商业区之间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区隔,所以到了夜间,除了船上和一些仓库里有人值守之外,码头上没有公共照明,其实是没什么人在外面活动的。如果死者是从景观大道进入港区,也的确很难会有目击者。此外我们在发现尸体的附近区域进行了搜索,海上陆上都没有再找到其他与死者可能相关的物品了。”

“那么我就来说说今天在商业区的调查结果吧。”黄同阳发言完毕之后,林南便主动接过了话头:“或许我这里收集到的消息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灵感。”

“我今天带队走访了商业区的三十多家酒楼饭店,倒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林南语调低沉,脸上可并没有表现出半点“有趣”的表情:“哈桑在抵达三亚后这短短几天里,出事前连续两天晚上都是在醉仙楼的包房用餐,据店里的伙计回忆,前一晚哈桑似乎是一个人,而事发当晚却有一名男子是在包房里跟他一起用餐,完事结账之后也是一起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