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第210章 贸易进展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5027 字 2022-11-06

在成为官商之后,许心素便是福建地方官府与荷兰人之间唯一的贸易中间人,并且他也抓住这个机会,以承包的形势包揽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沿海的几乎全部生意,而这显然大大地阻挡了一心想要控制住整个台湾海峡水域的“十八芝”。郑芝龙一心想要灭掉许心素,以全面掌管东南沿海的海贸生意,而许心素也想打掉郑芝龙的海盗团伙,夺回好友李旦死后被郑芝龙“非法霸占”的那部分台湾产业。双方在这种情况之下,从1626年开始就不断在台湾海峡水域交战,其中互有胜负。

按“福瑞丰”的看法,把军火卖给“十八芝”显然更为现实,因为明军采购军火十分麻烦,先得打报告到兵部,然后几个部门为预算来回扯皮,等到这预算批下来可能都到猴年马月了。而像“十八芝”这样的买家只要看上之后就能马上付现银,效率比明军高上十倍不止。

但知悉历史发展趋势的执委会却很清楚,在明年许心素就会兵败厦门,而他自己也丧命于郑芝龙手下,他的上司俞咨皋同样被“十八芝”打得大败,整个台湾海峡都会彻底落入到郑芝龙的手中。而在那之后郑芝龙便接受了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招安,同样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水师的军官。

台湾海峡是南海地区通向北方的重要航道,穿越集团想要在未来把势力扩展到华东、华北乃至东北亚地区,必然需要通过台湾海峡这个交通要道,而这样的地方如果把持在郑芝龙这么一个身怀扩张野心的海盗头子手里,对于穿越集团可并不是什么好事。别的不说,通行那里的海船每年需要给郑之林上缴数千两白银的保护费,这个条件对穿越集团来说就不可能轻易接受。而且郑芝龙一向善于玩吞并的把戏,他的整个发迹史都是伴随着不间断的大鱼吃小鱼套路,很难说日后他会不会对远在海南的穿越集团也生出觊觎之心。

从历史角度来看,整个东南沿海都没人能够阻止郑芝龙的崛起,但这个历史发展趋势对于穿越集团来说并非好事,所以执委会下决心要扭转这个趋势,至少不能让郑芝龙的势力扩张得那么容易。目前的穿越集团连自己用的商船都还不够,就不用提什么组织远征军去对付盘踞在台湾海峡的三万海盗了,去了也只是送菜上门而已。要想给郑芝龙找点麻烦,那最有效的办法就莫过于资助他的对手了。

明军虽然没钱买军火,但许心素作为大海商,他可是不缺这点购置高级装备的钱。而且背靠着大陆这么大的市场,许心素的经济来源可以说是源源不断,状况要远好于还得部分依靠海上劫掠来维持运转的“十八芝”。在执委会眼中,“十八芝”这种销售对象的定位顶多只算是普通消费者,而许心素却是经过官方认证的“rb战士”,妥妥的玩家,挣钱当然要先挣这位身家更丰厚的主。

先将许心素武装起来,逐步扭转他在双方争斗中的颓势,从而遏止住“十八芝”一家独大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等许心素这边占据了明显的上风之后,执委会才会考虑向“十八芝”也开放军火出售的路子——这两家打得越狠,对穿越集团就越是有利。若是几年之后双方打个两败俱伤,届时羽翼丰满的穿越集团去台湾海峡收拾残局的时候也能更轻松一些。

目前通过一些渠道,“福瑞丰”已经跟许心素方面达成了初步的军火交易协议。首批火炮和火绳枪已经从广州通过海路运往厦门,预计最迟在九月底十月初的时候就能完成交货。虽然不清楚“福瑞丰”方面和许心素那边交易的实际价格,但施耐德从最近几次与李继峰的接触中发现,对方一直有意无意地想要打探穿越集团的军火产能,看样子应该是卖出了不错的价钱,已经在计划着后续的长期买卖了。

做完了情况介绍,施耐德笑着总结道:“就目前的贸易状况而言,我们的出口商品虽然品种不多,但胜在利润丰厚,并且已经初步打开了大陆的贸易窗口,在广州本地也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就算是以目前的出口量而言,靠着出口利润要养活胜利港的这些人也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众人听得都是一阵心神澎湃,通过贸易手段获得稳定的收入之后,穿越集团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穿越集团用相对极低的成本从大陆输入原材料和劳动力,制成工业品之后又以高价返销到大陆地区,赚取高额利润,这样的经营模式将帮助穿越集团快速积累资本,并且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获得爆发式的发展速度。

看着游益汉对这些数字如数家珍一般,何夕立刻就在心中给他打上了“键盘军事家”的标签。这倒并不是游益汉列举的数字有什么大的出入,而是他对于美国国策的理解还是太肤浅了一些。对于国家层面来说,不管是军事手段还是经济手段,其目的都是为政治,为国家利益服务,或许对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政治的决策,但那也并不是游益汉所理解的这种“屈服”。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过,“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这就充分说明了军事手段在对外政策中的实质作用。对外发动战争或是纯粹的军火输出,这些手段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让背后的军工联合体获得海量收益,主要还是为了达成某些政治目标。而执委会的执政方针,可以说是十分贴近这种理论,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手段,都是以穿越集团的长期利益为目标,而并非简单的挣钱或是扩大地盘而已。

如果真像游益汉所理解的那样,国家对外政策会因为军工联合体的利益而“屈服”,那么美国对某大国的武器禁售法令恐怕早就变成一纸空文了。

但有一点游益汉是说对了,如果能有更多的利益摆在各个单位面前,的确能促使穿越集团成立一个军工联合体来对军工项目进行统筹管理。目前在军工开发中的这种混乱,其实质还是内部的管理制度和责权分配不够明确和完善造成的,并不单单是某几个单位或者是决策层的错误。好在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搞好工作促进发展,在座这些人当中并没有那种一心想靠着喷高层来刷存在感的公知——这种人一定会跳出来指责“这一切都是体制的问题”,并且他们唯一能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推翻现有体制”。

当然,如果穿越集团中真有这种人出现,那么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不是这种嘴炮分子成为民意领袖,草根大v,而是会迅速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被执委会打发到黑土港或者是深山里的勘探队去做事。街头政治家的那套把戏,大家在穿越前都看得多了,穿越集团并不需要跳梁小丑式的人物来引领民意,这一点是在穿越之前的集体培训中就反复强调过的,所以成员们心中也都有个底线。哪怕是掌握舆论喉舌的信产部,也必须要服从执委会的决策意见。

不过即便何夕不太认同游益汉的观点,他也不会立刻批驳对方的说法。在第二梯队来到广州之前,施耐德和何夕两个人就做了充分的沟通,认为执委会选派来广州的人必然是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但其他的方面,特别是思想认识,未必都跟执委会保持了同一个步调,这些人到了驻广办之后能不能用,该怎么用,还是有待观察的。施耐德和何夕都是察言观色的好手,通过短暂的接触之后,自然就能对这些人的思想观念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今天的入职接风宴,便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酒过三巡之后大家都已经放松了心情,闲聊中也没有什么保留,何夕对于这些新人也都有了初步的印象。

众人一边吃喝,一边闲聊,不过陈天齐酒量不行,很快就处于半昏迷状态了,何夕叫了两个仆役过来,将他送回房中休息。没过多久马玉也告辞离席,她习惯早睡早起,这时候差不多已经该去休息了。

这两人离开之后,话题慢慢从军工联合体又转回到了穿越集团对大陆的扩张政策上来。应众人的要求,施耐德先介绍了一下目前在广州开展商贸活动的进度。

因为之前的出口商品都与“福瑞丰”签有独家代理的协议,所以施耐德来到广州之后,暂时也没有其他的商品可以向外销售,所以目前的商贸活动都是以原材料的采购为主。相比崖州、琼州市面上有限的商品供应量,广州这里的市场无疑要大得多,很多在海南岛比较难大量买到的原材料,比如水银、锡、铜等等,在这里只要能出得起钱,自然就能找到商行出售,哪怕一时没有足够的数量满足施耐德的采购需求,商家也会很快另行组织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