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话让书生有些尴尬,他当时确实是想这么问的,不过一想又不妥所以改了口,没想到老板自己说出来了。
“呵呵,客观不用不好意思,这几天这样问我的人都好些了,客观并不是第一个?”
老板很见聊,也很懂得说话,两句话直接缓解了书生的尴尬。
“哦,那老板能给我说说晋国吗?”书生来了兴趣,对于晋国他确实有很大的兴趣,他可以确定,昔日梁国当政的时候这里绝对贫穷不堪,但是现在的晋国从他一路而来的所见所闻,简直与他印象中的是天然之别,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吃饱穿暖,这样的画面简直就是太平盛世,相比现在混乱的中原,现在的晋国简直就是天堂。
“这当然是晋王陛下贤明了,没有晋王陛下,哪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啊,想当初,还是梁国的时候,哪有这样的好日子哦,吃不饱,穿不暖,不知多有多少人饿死,冻死了,还要小心瘟疫、山贼,那时候啊,能吃一顿饱饭就不错了,东岩郡你们知道吧,就是当初的黄巾起义的地方,当初就发生过大瘟疫,整个东岩郡都被感染,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呢,后来黄巾起义就兴起了,再然后,又是汉国来攻,又是朝廷妖怪作祟,哎,现在想想,能从那时候活下来,真的不容易哦……”
说到这里,老汉不由得唏嘘,不由得想到了那个时候,他也是从当初的梁国走过来,所以知道那个时候的艰难,可以说,在那个情况下,能活下,真的不容易。
第695章 京城大学
听到老汉的话,书生赞同的点了点头,没有经历过乱世的人永远不会体会到乱世的残酷,尤其是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言,能活下来真的是万幸,就说现在的中原等地,依旧是一副残酷的景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自己,若非家里有些势力,现在是不是活着还两说。
“诶,老板,听你这么说,当初梁国的时候这里可不是这个样子,怎么几年时间,变化就这么大了。”
这时,旁边有人插口道,也是一个青年,一身蓝衫,看起来也是个读书人,听口音,并不是晋国人,也是外地来的。
“那是当然,陛下贤明圣德,登基后励精图治,大刀阔斧颁布各个政策,给咱们老百姓分发土地,降低税收,还传授我们耕作的方法,当初可是第一年,咱们晋国就大变样,各地丰收,收成增长数倍,几乎所有人都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一些人家还有余粮,我敢说,就是我朝陛下登基的第一年秋收之后,我晋国上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就算是一些收成不好的地方,朝廷也会发放粮食物质补贴,帮忙解决温饱,到现在,我晋国上下就没听说过有人饿着冻着的!”
老汉嘴角一扬,说到这,很是得意,那个蓝衫书生和青衣书生彼此对视一眼,有些难以置信。
“老板,你这说的太夸张了吧?”
蓝衫青年有些不相信道,旁边的青衫书生也有些不相信,这有些夸张,乱世之中,普通人能吃饱一顿都不容易了,跟是不知多少人饿死、冻死,但是按照老汉的说话,晋国建立的第一年秋收之后,就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解决了温饱,现在跟是人人吃饱穿暖,这几乎是他们难以想象的,别说乱世,就是其他的太平盛世,各地依旧有忍饥挨饿的人,能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吃饱穿暖就算得上盛世了……
“夸张,老汉我骗你们干啥,不信你们去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问问,是不是这样,还有,你们不信的话也可以出城去那些地里看看,现在刚好春耕了,大伙都忙着耕地播种,不信你们也可以去问问,现在我晋国上下,哪家哪户被饿着、冻着过……哼哼……”说到这里,老汉很是不屑的哼哼道:“陛下的贤明,又岂是其他人可比!”
“我晋国自建国以来,在陛下的带领下日新月异,一天比一天好,温饱的问题早就不是我们晋国人的目标,现在,我们有了新的追求,成才!通过学习来让我们晋人成为人才,让我们习文学武,陛下说得好,解决温饱只不过是我们晋人最基础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每一个晋人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人人如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