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页

“这个我考虑一下。”邓俊山没有立即做下决定。

“张叫花说今年能够将竹筒黑茶的产量提升一些。”罗长军又补充了一句。

邓俊山抬头看了罗长军一眼,没有立即说话,过了一会说道,“竹筒黑茶参评世界农业博览会的事情,你处理得怎么样了?”

“资江市茶叶厂还真是准备把竹筒黑茶撤掉。省里不同意,因为竹筒黑茶可是最有可能拿到金奖的。我的想法是,先让张有平同志注册茶叶厂,以新注册的茶叶厂将茶叶送去参评。”罗长军说道。

“这事要抓紧办好。”邓俊山说道。

张有平还是决定在梅子坳办厂。虽然县里不管是交通还是别的方面,确实要便利许多。但是各方面也更复杂得多。到时候说不定会受到各种掣肘。县的茶叶厂更是一个烂摊子,接手了县茶叶厂的同时,也会将茶叶厂的各种麻烦接手了下来。

与其这样,还不如重新建厂。张有平不准备投入太大,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搞个回收站还行,管个大厂子,根本不可能。所以他准备一步一步来。

将近三十万的资金,主要用来建厂房,买一些必要的机器,基本上也足够了。另外还请了一些有经验的制茶师父。还通过赵金元从资江市茶叶厂退休工人里面请来一些制茶师傅。这些人有些早早地把岗位让给了儿女,自己提前内退。这种情况在国营企业里面不在少数。

这也怪邓俊山迟迟没有回音,现在梅子坳园艺场这边已经破土动工了,就算邓俊山答应也已经晚了。罗长军惋惜不已。

第335章 梅子坳的变化

厂房建好了,机器也开始调试了,机器使用的培训也进行得很顺利,张有平反而开始犯愁了。

“收茶叶的款子去哪里啊?原先以为能够贷点款子,所以把钱全部投到了建设上去了。哪个晓得贷款贷不下来?”张有平使劲地抽烟。

“急什么,罗大哥不是在想办法么?”刘荞叶劝慰道。

“罗大哥那边不一定能够指望得上。”张有平摇摇头。

罗长军不是一把手,刚刚上任的他手里头并没有什么实权。虽然是他负责茶业发展计划,却根本拿不了主意,做什么都要请示。

“爹娘,钱的事情,你们别担心,我那里还藏了一箱子钱。”张叫花突然放下手中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