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丹朱的想法和帝尧还有微妙的差别。帝尧将丹朱放归封地,不仅是保护儿子以及自保的手段,内心深处可能还指望着,丹朱等待形势变化再争一争吧。丹朱虽然同意父亲这么做,但他却认为这是保全帝尧一世贤名的手段。
虎娃道:“那我就祝丹朱大人一路平安!您将无事,而天子亦将保全一世贤君美名。”
以虎娃的身份,当然不会给帝尧和丹朱什么承诺,他说的话更像是一位仙人的预言。丹朱不会有事,帝尧亦能保全英名。其实如今的形势,说帝尧晚年德衰也未尝不可,天下已有这种议论,丹朱倒是用心良苦。
第074章、白兔
说起来也是帝尧不走运啊,英明一世,绝对可称一代贤君,只是到了晚年后诸事渐渐有些力不从心,天下承平日久,国中积患渐深,偏偏又遇到了这样一场大洪水。他如果早就做出禅位的决定,恐怕也不会有今日的处境,但若当初禅位,恐十有八九只能禅位于崇伯鲧。
帝尧在颛顼后人中又扶植了一个重华,用来抗衡和牵制崇伯鲧的影响。可是重华之能超出了帝尧的预期,如今反而成了各部君首心目中的下一任天子、甚至是中华将来的希望,丹朱已无法与之争。
丹朱被帝尧“逐出帝都、放归封地”,为何特意到薄山来向虎娃辞行?重华奉天子命列神器于岩上,这半年来可是让天下各部君首人人自危。虎娃虽说没有看清那些刺客的样子,或者看见了也不认识,但谁知道若有了明确的线索,他能否再做出指认?
丹朱如今争不过重华,但他也有自己的势力,最近也有不少人来找他通风报信,指认了很多薄山上神器的来历,掌握了这些线索,其实就可以间接控制有关的部族。所以丹朱离开帝都之后来见虎娃,或许有什么想法,但是见到虎娃之后,便打消了原先的念头,连提都没有再提。
丹朱告辞离去,虎娃又转身道:“重华大人既然来了,为何不现身?”
重华从夜色中走了出来,向虎娃行了一礼道:“奉仙君辛苦了!”
虎娃摆手道:“谈不上什么辛苦,这也是我的修行。”
重华与虎娃并肩而立,望着丹朱消失的方向,两人好半天都没有再说话。良久之后,还是重华先开口道:“天子许我就在薄城主政,不必迁署于帝都平阳,放归丹朱后,天下各部皆以我为假帝。”
虎娃:“恭喜重华大人了,终于如愿以偿!”
重华:“还是早了些,如此一来便将背负万民之望,亦将直面万民之怨。”
虎娃:“哪能事事尽如人愿?”
重华:“奉仙君就不问我为何会有今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