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演化神通,所显化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因为受修为和见知所限,修士本人不能代表“道”,往往只窥见其一斑。当人们不自觉地去运用种种手段时,便往往忽略其背后蕴含的本源。
最早的太昊天帝被称青帝、神农天帝被称炎帝、轩辕天帝被称黄帝,分别能对应着木、火、土之德,仿佛是一种自然的巧合。而后世的少昊天帝被称白帝、高阳天帝被称黑帝,分别对应着金德、水德,就是后人有意在附会五行之说了。
至少以虎娃今日所悟,万事万物的特性以及它们的变化关系,就是神农天帝所传大器诀在修炼中所要印证的玄妙。而将这种感悟对应到人自身,腑脏神气的特性、变化和相互关系,便是轩辕天帝所传的灵枢诀在修炼中所要印证的玄妙。
也就是说大器诀和灵枢诀所蕴含的玄理,其实同源,修炼到一定境界可彼此参照,与虎娃的修行求证也是契合的,他在五境修炼中就已在体会自然与人自身的那种感应关系。
大器诀可凝炼天地间的各种物性,最终也可修炼自身形神为大器,由外而及内。灵枢诀修炼的就是自身灵枢,最终也可以感应天地万物,甚至可成为将天地万物化为己身形神的大神通,由内而及外。
两者皆可进入天人相合而交感的境界,经过百川城之会,虎娃已经触摸到这层境界了。
不能指望世上人人都是虎娃,就像后世的巴原,百姓都能掌握与运用文字,但不能说人人都是仓颉。在比斗中,当那艘船于土壳中飞出,就像脱胎而现,虎娃于修行中的感悟,尤其是对万事万物的理解,变得前所未有地清晰。
仓颉给百川城盛会在场所有人留下神念心印之时,虎娃也明确了自己的道路,打算好下一步该干什么。他要继续行游巴原,于天地气息中去感受万物之始、大道演化的源头。假如有朝一日他能突破六境,也是修行过程中自然伴随的成就——这便是虎娃如今的心境。
第007章、功成而弗居(下)
盘瓠见虎娃要走,当即上前道:“师兄既要继续行游巴原,我们不妨等主君回到巴都城之后再走。”言下之意,他当然还要跟着虎娃一起。
虎娃却摇头道:“你随少务师兄回巴都城,不必再随我行游。”
盘瓠愣住了:“师兄,你要一个人走吗?……有我在身边,还可为你护法。”
瀚雄也说道:“小路师弟,国中将要封赏功臣,你不在场也不好啊。”因为百川城之会,打乱了少务原先的计划,国战中众人立下的功勋,至今还没有正式封赏呢。虎娃无疑功劳最大,若他不在场,少务怎么好先封赏别人呢?
虎娃笑了,其实他决定此刻就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国中将大肆封赏,而他清楚自己立的功劳实在太大了、大到了少务不太好封赏的程度。若说爵位,他如今享九爵,已经是最高等了,虽然名义上还有十爵之尊的存在,但那种地位几乎是不太可能封赏的。
据虎娃所知,巴原上最早享十爵之尊者,就是卸任后的武夫大将军;而最近一位享十爵之尊者,就是名义上“主动”退位的郑股。虎娃的功劳虽大,但是赐十爵也是不太合适的,况且他还这么年轻,就算今日少务咬牙赐他十爵之尊,将来再立功的话,那可真是赏无可赏了。
但另一方面,虎娃又必须接受最隆重的封赏,因为他的功劳的确最大,其余所有人的封赏皆不可能超过他。如果少务的封赏低了、少了,其他人就不好办了。而虎娃本人的意思,显然无意于在国中任实职,假如待到修为突破六境之后再回来,就更不可能直接在国中任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