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磨大惭,但却是心服口服,也同时对秦宁这位年轻的统帅产生了无比崇拜的心情。
身为统帅,在危难之中奋不顾身解救最基层的士兵,出了事情不会因为感情因素而放纵,为这样的统帅卖命是绝对值得的。
在郭磨引导的先遣队的发动下,铜岭城的老百姓也撤到了莫科城,铜岭城八万降军,也积极的参与到了秦军当中。
这样,秦军在拿下铜岭城之后,队伍一下子壮大到将近四十万的规模。秦宁对于新近编入的战俘对于解放家乡的渴望充满了敬意,也对于新军战士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表示了满意和鼓励。
基于这些因素,秦宁对于秦军的建制做了适当的调整,在秦军老兵中补强了一些新军战士,这样就能够实现传帮带的效果,有利于秦军的健康发展。
对于铜岭城中郭磨所部打光弹药的情况,秦宁给与了足够的关注,秦宁给出的指示是宁可加大携带量降低速度,也不去为了强调速度而减少单兵的携带数量。
在铜岭城稍作休整,秦宁率领将近四十万的秦军继续北伐之旅。
接连攻克几座小城池之后,秦军又碰上了一块难啃的骨头。
这块难啃的骨头不是因为地势上的原因,而是准备攻打的城市布局有些怪异。
通常来说,一个大型城市的周边,会有无数小型的城市围绕。可秦军北伐路线上的这座城市,却是跟周边的两个大城市相距不到五十里。
这样怪异的城市布局,秦宁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四十万秦军想要把这三座大城市完全包围下来,那就是薄皮包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大馅。无论在哪一个方向,都是无法形成优势的兵力的。
可要单独包围一个城市,背后总有另外的城市威胁。
秦宁在距离最近的城市边缘驻扎好军队,召集将领商讨对策。
面对这样的局面,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就好比是一头狮子对付三个刺猬,一起对付不现实,可要单独对付一个,又怕另外两个趁机对付你。
秦宁见郭磨憋红了脸,不由笑道:“郭将军,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在秦军的日子也不短了,你也算是秦军老兵了,咱们秦军畅所欲言的规矩难道你还不懂么?有话憋在心里,这多难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