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华东局在上报材料之前,还做了一件事,就是相关领导做了批示:“原则上同意,当否,请上级领导审阅。”人情做在实处,反正自己同意了也没用,上面不同意也白瞎,自己也没得罪人。
至于说周边几个城市的压力,华东局又不是靠着哪个城市活的,正常的压力归压力,不正常的压力那就不用说了,没用。还是直接私下里递话,你们到更高层角力去吧,不用在华东局这个小衙门里闹腾了。
总局拿到申请材料,也很是头疼了一番。先是各种翻找商务机场是否允许私营的规定,然后又是一堆人开会讨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得不可开交。
“胖子!”赵老爷子终于主动给郭泰来打来了电话,只是告诉了他一句话:“关于你的商务机场的筹建,上面也有不同的意见,你这还是国内首例私人运营商务机场的实例,对于这种从来没有过的先例,争议很大,大家也都还在辩论中,你耐心等吧!成也好,不成也好,都不要有什么情绪。”
“好的,爷爷!”郭泰来当然不会有情绪了。本来就是成也欣然败也淡然的事情,成也好,不成也好,郭泰来都不会有什么不满。
倒是上面为此而专门进行了讨论,这是好事。说明还是有一部分人支持,有一部分人反对的。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明确方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说不定这次又能遇上一块水下的石头呢?
海哥的电话说的更加详细,大概也是介绍了一下争论的情况,说的比老爷子更详细。不过,他也是一样的意思,成与不成,都是上面在讨论的事情,不管做出了什么决定,郭泰来不要有什么不满情绪。在这方面,海哥和赵老爷子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以大局为重。
讨论中大概支持和反对的意见各占一半,支持的有一些总局内的改革派,以及赵老爷子海哥还有赵向北等人打过招呼的,也有姑苏市这边上面打过招呼的。但反对的力量也很多,主要是民航总局的一些相对保守的官员以及几个地方政府的代表。
支持的人觉得可以进行一次有益的尝试,顺便可以看看公务机和私人飞机市场在国内会不会慢慢的兴起。毕竟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先富起来的一代,有些奢侈品的需求也是摆在了明面上,国内已经多了好多架私人飞机,说明需求还是有的。这是对于国内机场建设的一个很好的尝试试点,还可以借此带动地方上百亿的gd,想来想去,都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但反对的人也同样有理由,不过还是那几个老掉牙的原因,华东地区机场密度太大,空域紧张,大部分机场经营亏损等,几个城市担心分流的原因没敢拿在桌面上说,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只能做不能说。凭什么只许你发展经济,不许我发展经济?
反驳起来倒是很容易,首先那个机场经营亏损的理由站不住脚了,人家是私人运营,自负盈亏,也不用政府承担亏损,为什么不行?但反对者还是揪住当地政府以土地入股必然会承担亏损损失为由疯狂攻击,既然入股了,那一定会亏损,这部分损失算谁的?政府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啊!
可这条很容易驳斥,因为报上来的是两个方案,一个是郭泰来独资,一个是政府用土地入股。如果政府入股会带来亏损的话,那完全可以用郭泰来全资筹建的那个方案。
这种时候也没人会傻到质疑郭泰来到底有没有那么多钱,自从上次几个银行总行弄出乌龙之后,当时做决定的几个领导全都写了检查,连自家银行的客户账户里到底有没有钱都不知道,你们是银行啊,干什么吃的?
资金和亏损上找不到理由,那就只能用机场密度太大和空域紧张的理由了,不过这两个理由不是民航总局说了算,而是空军的相关部门说了算。必然,这场争论肯定要邀请空军的相关部门人员加入。
空军的工作人员赶到之后,并没有马上表态,当听完两边的理由之后,领头的领导才说了三句话:“第一,只要不违反相关规定,空军对于地方上的建设不反对也不会大力支持。第二,空域紧张,并不在乎这一年几百架次的起降。第三,空军对于在姑苏地区多一个高标准高等级的随时可以征用的机场很感兴趣。”
随着空军的表态,支持派立刻占据了上风,这下持反对意见的有点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