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粑跟芋头看得眼热,也跟着嘻嘻哈哈地包了起来。
不过俩老外粗手笨脚的,包出来的汤圆老大一个一个的。
奶奶看了笑道:“哟!这俩外国娃子还知道初一包汤圆的习俗呢!知道要包大个一些,才叫元宝嘛!”
粽粑跟芋头听奶奶夸赞,笑得眼睛都眯缝了,只李君阁翻着白眼嘀咕,他们这是瞎猫撞到死耗子了好不好!
呸呸呸这话可不能说,不吉利!
包好了满满两簸箕的汤圆后,四爷爷一家也过来了。
奶奶开始煮汤圆。
煮汤圆也是一门技术活,不会煮的还真会把汤圆煮化煮烂。
煮汤圆和煮面条相反,煮面条讲究宽水旺火,而煮汤圆则是讲究宽水小火。
把水烧开后,改成微火,把汤圆一个一个的放进开水里,保持开水沸而不腾,看不到水在锅内翻滚,水面保持平静。
这种煮法在夹川土话里叫“夯”,因此在部分乡村汤圆又被称为“夯粑”。
只见奶奶将白色的汤圆沉在锅底,随着小火的持续,慢慢的汤圆开始往水面上浮起来,最后全部浮在水面,一个个挨着形成白茫茫一片,这时汤圆就彻底熟了。
被小火夯熟的汤圆,汤水清澈不浑,形状完好不破。
如果是大火煮汤圆,一般情况下,汤圆边皮都会化掉一部分在汤里,从而水是浑而不清的,如果汤圆被煮成一块一块的破皮,里面的馅心流出于汤内,那就不是好兆头了。
就听奶奶惊喜地喊道:“哎哟元宝红了!”
大家都过来看,真的耶!果然有一些汤圆变成了粉红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