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领兵在外,赵高、李斯还会有所顾忌,蒙家老小还会有可能安然无恙,你一但回到咸阳。。。。。。将军你应该懂得。”
“将军,一子错满盘皆输,一失足成千古恨,蒙家上下几代人为大秦披肝沥胆,陛下让将军领军在外,本可匡复社稷,诛杀奸逆,救大秦于危难,将军切勿辱没蒙家先祖的忠名,切勿寒了大秦忠臣义士的心。”
只见蒙恬高大壮实的身躯不停的发颤,待扶苏讲完:“末将愚顿,幸得公子指点,末将以后这条命就是公子你的,全凭公子处置。”
扶苏听完,原本严峻的表情,祥和了许多,赶紧把蒙恬扶了起来:“以后我大秦和本公子还要多多仰仗将军,将军勿要再客气。”
蒙恬连忙双手作揖:“粉身碎骨,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扶苏面露思索之色,脸色又重新转为严峻:“将军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耽搁,我等身处的境地并不是很乐观。”
“在下自裁的消息相信在全军已经传开,但我复活的消息相信目前还没有传开,要严格封锁消息,刚才在帐中的人是否全不可靠?三十万军中肯定有赵高、李斯的细作,如何把他们找出加以利用?下一步我们该何去何从,都需要我们尽快定下方略,尽可能赢取时间。”
蒙恬没想到扶苏公子想的这么深,对他的敬仰之情又增加了几分,原先尊敬他或多或少是因为他是陛下派过来的监军,更是我大秦始皇陛下的长公子;虽然多年边关生活,长公子的能力才干增长很快,但远没有达到让蒙恬仰视的地步,甚至一看见他的眼神内心就莫名的紧张,人高名到一定的地步只有通过内心的紧张表达对他的尊敬,这是蒙恬从没有过的感觉。
“公子深谋远虑,不知公子下步作何打算?”
“不知蒙将军有无良策,在下阅历浅薄,有些能想到,但具体去做尚有不足。”扶苏并未直接回答,这也正是他过人之处,不直接回答,不急于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避免造成自己先表达意见之后,其它反对意见不敢再提出来,或是有其它相左的意见,有损于自己的威信,不急于表现自己多么英明,锋芒毕露,更多的了解别人的想法,征求别人的意见,即使已然成竹在胸,可以更多调动大家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末将以为应尽快攻取咸阳,直捣黄龙,免得夜长梦多,取得咸阳之后,公布赵高与李斯罪状,得到国家号令中枢进而及时登基,号令天下。”
“蒙将军果然是久经沙场,一出手就要直取敌酋,击敌要害。只是。。。”扶苏疑惑道。
蒙恬连忙接道:“公子有话不访直说。”
“只是咸阳会不会那么容易攻破,咸阳除本身有重兵把守,骊山更有七十万刑徒,到时都充实到军队,我担心久攻不下,我军粮草又难以为济,就算攻下咸阳,赵高、李斯会束手就缚吗?会不会通过汉中逃往巴蜀,到时一定会诏告天下我等犯上作乱,天下在局势未明的情况下会听我们号令吗?”
“而且我们身处上郡,背靠匈奴,如果到时匈奴认为有机可乘,趁火打劫,我们又该如何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