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评论员倒还好,可是当三个都不能得罪的女人在面前时,那就是一种罪了。所以,这种罪,还是免了最好。
三女一走,吴承便自己看起报纸来了。
电影,可以算得上是属于香江的大片了。
演员阵容大,动作场面大,加宣传费,三百万的投资,这在香港几乎是非常少见的大投资。然而事实也确实是如此,现在还是七十年代中期,邵氏的电影,一部票房有百万,他们就满意了,又岂会一部电影投资三百万,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演员的名气,自然是直接被忽略了。
而像东方日报与明报,星岛日报这些报纸,对“五福星”也是一顿猛夸,不夸也不行,观众们正沉浸在那种狂欢当中。
当然,也有些报纸觉得“五福星”笑料粗劣,内容低俗,还说赵亚芝卖肉云云……还好今天赵亚芝没仔细看那些报纸。
对于这类报纸,吴承直接就无视了。
而明报的那篇报道,则是音乐制作人黄沾先生亲自执笔的,“昨日有幸提前观看了《五福星》这部影片,总算没有像我之前所想的那样烂,它带给我的惊喜,完全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想……虽然其中有些笑料有故意为之之嫌,但也不失为一部好片。”
“而整部影片,最让我觉得眼前为之一亮的,其实并不是那飞车场景,而是吴承先生与邓俐君小姐合作的那段,同样的曲子,两种不同演艺的手法,却传达出了两种孜然不同的意境。不得不承认,吴承先生的音乐才华,与其文学天赋一样,都是那么的出众,有机会倒是可以合作一下。另外,我不得不承认,吴先生的演技也非常棒,与邓小姐的合作,让人不知不觉间忽略他的年龄,像情侣多过像姐弟。”
……
吴承没有想到,黄沾这个老顽童……哦不是,他现在也不过才三十几岁而已。只是吴承没有想到他居然会给自己这么高的评价。
想到那些音乐并非自己所著,吴承就觉得有些面红耳赤,不过身为一个重生者,这点福利自然是不能丢弃的。
脸红啊红的,以后也就习惯了!
粗略浏览了下那些报纸,吴承就接到嘉禾那边有关于电影票房的消息。事实上,不用他们说,吴承也知道票房是多少。
嘉禾与丽声两条院线,加上其他几家小散戏院,一共四十三家院线联映,场场都爆满的话,以如今的票价算,票房加起来,将近有三十万左右。当然,这是指昨天首映之后到午夜的那两场。